热带粮食作物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 木薯研究室   来源: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日期: 2018-07-09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为促进我院热带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热带粮食作物育种相关技术的了解,提升作物育种水平,7月4日,院热带粮食作物创新团队、热带粮食作物专业委员会和遗传育种学科联合在海南儋州举行“热带粮食作物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品资所陈松笔副所长主持,欧文军、谢振宇、贾利强、金辉、吴刚、张振文等专家出席并做交流汇报。

合影1.jpg

 

    交流会上,热带粮食作物专委员成员分别进行汇报。水稻专家谢振宇副研究员汇报了水稻近期取得了的科技成果,包括培育出若干具有热区特色水稻品种多个,其中5个通过了新品种审定, 2个获得新品种权。同时,他表示会继续努力,带领团队创制出更多优秀的热区特色稻新种质。玉米专家贾利强博士汇报玉米育种进展,包括已筛选热区玉米核心骨干种质200份,建立核心种质库,并通过青饲玉米及甜糯玉米二环系选育,有望育成热区特色玉米新品种。木本粮食专家吴刚博士汇报了菠萝蜜和面包果的研究进展,详细列举了木本粮的产量、营养价值和栽培要点,提出在非洲、柬埔寨、越南等地进行推广种植的建议。随后,陈松笔研究员从4个方面详细汇报了木薯育种方向、育种策略和育种方法等,他指出,目前已选育出多个食用、饲用、淀粉工业用新种质,同时通过分子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创造高淀粉含量品种。金辉博士汇报了马铃薯育种进展,通过杂交育种已筛选出32份抗马铃薯青枯病的株系,同时筛选出2个适合湛江地区种植彩色马铃薯。欧文军博士则汇报了我院甘薯研究情况,就目前已收集的国内外160余份种质资源,筛选出土佐红、普薯32、安纳等20余份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他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各位同行一样在创制新种质上取得重大的进展,同时就海南甘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产业升级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另外,交流会还邀请党选民研究员、牛俊海博士进行西瓜、红掌育种工作报告,希望借鉴他们成功的育种方法与经验,激励、引导大家更好的开展育种工作。

木薯育种工作汇报-.jpg

最后,专家们相互交流在热带作物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等基础性、应用性长期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探讨热带粮食作物产业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向。陈松笔副所长指出,热带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建立时间短、团队力量弱,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团结一致,在育种与项目申报中要把握方向,整合资源,寻求国际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要在目前国内“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南亚“澜湄专项基金”中寻找突破口,最终做强、做大热带粮食产业。

会议结束后,专家们还实地考察了水稻育种基地、甘薯育种基地、木薯育种基地和西瓜育种基地。

参观甘薯基地.jp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