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流合作品资所畜牧研究中心在猪肌肉发育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微塑料(MPs)对猪肉品质和肌肉血管生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MPs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MPs为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遍布于食物、水和空气中,通过摄入和吸入进入人和动物体内。近年来相继发现MPs残留在动物血液、胎盘、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引发大家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猪饲料和粪便中残留有MPs,但尚未有MPs对猪肉品质影响的报道。该研究发现,猪日粮中残留150 mg/kg MPs不影响猪生长性能,但可显著降低猪肉红度值和I型肌纤维的含量。代谢组学表明日粮中残留150 mg/kg的MPs可降低猪肉风味物质肌肽、β-丙氨酸和烟酰胺的含量。肌肉血管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对肌肉发育至关重要。进一步分析发现MPs可降低猪肌肉血管生成。机制上,MPs通过降低 THBS1的 mRNA的稳定性降低THBS1的表达,从而降低肌肉血管生成。上述结果表明猪日粮中携带的MPs可降低猪肉品质和肌肉血管生成,在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应防范MPs的污染,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绿色安全的蛋白质来源。
MPs调控肌肉血管生成机制图
该研究成果以“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exposure reduces meat quality and disturbs skeletal muscle angiogenesis via thrombospondin 1”为题发表于《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杨运与热科院湛江实验站刘虎助理研究员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品资所胡诚军助理研究员与侯冠彧研究员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1QN320)、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HNARS-2022-2-G03)和院基本科研业务费(1630032023009,1630032024020)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3996924006513
(品资所畜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