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党支部(2个)

  作者: 23302863   来源: 品资所  日期: 2016-06-03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先进党支部(2个)
 
(一)品资所机关党支部
1.2014——2016年,品资所机关党支部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机关各部门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树立党支部和每一位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完成所的中心工作为主要目标,凝聚机关各部门全体党内外工作人员的力量,打造一支团结、进步、奋发、有为的机关管理型团队、学习型团队、服务型团队以及创新型团队,真正发挥出机关各职能部门在所的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为出发点,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严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工作本领。在党建工作中,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成绩。
2.支部工作具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前瞻性。
3.在贯彻院所部署党建工作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执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建工作管理目标内容和考核标准》(详见院(党委)〔2014〕35号文件)的要求中,基本上做到了“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的准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达标水平。
4.努力探索双联系制度的有效执行方向和相辅相成的机关党支部工作创新思路,取得初步进展。
 
(二)第二党支部
本党支部自建立以来,以建立科研党支部为目标,在本支部21名职工中,正式中共党员17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本党支部主要从政治思想和科研业绩两个方面体现:
一、政治思想方面
该党支部全体同志一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关心群众,顾全大局。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主动按时缴纳党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党支部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创新党员学习、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目前党支部有党员17名。由于科研工作繁忙、流动性大,党员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常常不能正常化地开展,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党支部里党员知识结构和思想层面较高的特点,同时,结合本中心每周举办的英文研讨会活动,坚持实行党员轮流讲党课和主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党员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的正常化、制度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在党员的学习活动中,支部成员针对干部职工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确定党课教育内容开展党课教育,并将讲课内容编印成讲义发给因工作不能参加集中上党课的党员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也主动地参加党课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党的认识,向党组织靠拢。在民主生活会上,主持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发现,围绕党支部里阶段性的工作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充分体现了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政治核心作用。许多职工这样评价说:党课教育是“及时雨”、“清新剂”,因为它能让人思想解放,丢掉包袱;民主生活会是“诸葛会”、“群言堂”,因为它能集思广益,增进团结,许多工作重点、难点在民主生活会上充分酝酿并得到有效解决。
(二)以创先文化为核心,提升科研文化素养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支部积极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参与、支持工会、女工、团组织活动。通过创新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新时期既能集中攻坚,又能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既能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又能发挥个人创新性的创新氛围。逐步形成了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完备、制度健全、支部人员认同并自觉实践的创新文化体系,为出成果、出人才,提供更好的思想氛围。在品资所“迎中秋,庆国庆”大型晚会中,本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2个节目的表演,特别是在创先文化节目中,表演的“非诚勿扰”把本专业木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体现出来,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并获得一等奖;在大合唱中,全体党员参加了表演,从歌声中,体现了本党支部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发挥党员先进模范性,以党员带动科研工作。从科研院所来看,能否创新科研工作局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基层党支部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要求党员主动为项目研究提供服务,乐于奉献。同时,在项目研究人员的安排上,综合考虑科研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合理配置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党员参与项目研究,通过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保持和扩大党员先进性和影响力,为各项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由于我们切实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员同志带动科研工作,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性,我们党支部许多同志获得了省部级各项奖励称号。如 “海南省青年科技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海南省十大杰出科技之星等称号。
二、立足儋州,服务儋州,全力开展儋州市“城乡互联,创先争优”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儋州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推进“强核心工程”的决定》,促进热区党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第二党支部接到与王五镇山营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任务后,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从实际出发,发挥科研单位优势,认真研究推进措施,积极创立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服务儋州农民、创新科技成果、努力将支部基层党建工作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地向前推进,力争打造“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组织。党建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互联机制
开展“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创先争优工作的具体体现,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支部充分认识共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程”重点来抓,切实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下发具体实施意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市“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并部署本所开展“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成立“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深入详细调研,制定帮扶方案
自2011年活动开展以来,热科院院长王庆煌同志、品资所原党委书记李开绵同志,所第二党支部书记叶剑秋同志带领专班工作人员先后五十余次赴共建点实地调研,通过交流、座谈、走访村民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农民需求。在深入调研、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定调查报告,并根据共建单位的产业结构、土地、人口、基础建设和环境等现状,集思广益、相互磋商,与共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帮扶工作目标,明确结对共建的活动安排、共建任务、主要措施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循序渐进,立足基层实际,丰富活动内涵
(1)挖掘薄弱点,夯实互联创先的工作基础
我们着力于为村办实事、解难题,挖掘工作薄弱点,通过实施“一项工程”,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一对一”帮扶,扎实推进我支部与村党组织互联结对活动,夯实工作基础,积极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是实施“一项工程”,协助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的村级活动阵地。支部赠送价值两万元电脑及多媒体设备,帮助建成了标准化的村级党员服务群众中心。二是开展“三个一”活动,加强村组织建设。开展一次科技合作座谈会,我院王庆煌院长带领20多名专家考察了我院甘蔗高产示范基地和黄秋葵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后,与儋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乡镇干部和部分村民围坐在王五镇赤坎村榕树下进行科技合作座谈。开展一次互联交流活动,由所党委牵头,邀请王五镇党委及山村党组织参与,举办一次党员座谈会,讲实话,讲真话,说出农民的心里话。开展 “科技服务110活动”,多次应农民所需,第一时间送技术、送服务。2011年以来受到强台风灾后,所长陈业渊、原党委书记李开绵带领抗风救灾小组第一时间前往王五镇开展台风灾后指导,救灾小组分别到王五镇瓜菜、水稻、甘蔗、香蕉、木薯、橡胶重灾区进行灾情调研,针对各个作物的受灾情况进行自救指导,并赠送了技术资料。三是组织“一对一”帮扶,通过与村干部共同走访、深入了解,确立了5位特困户作为结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强台风灾后,第二支部向受灾帮扶对象捐资2000元解决特殊困难。
(2)深入切入点,拓展互联创新的合作领域
在互联创新中我们发现,结对共建活动不仅要在组织建设上互帮互助,还要牢牢把握双方需求,深入挖掘项目落实切入点,不断拓展结对互联领域,在互联中推动合作,在合作创新中实现双赢。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村党总支班子成员一道共同认为,山营村要充分利用其区位环境和土地、气候条件,走“冬季瓜菜种植,特色畜牧养殖,农业新品种示范”的发展之路,品资所与王五镇政府以及农业企业合作,通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木薯项目,带动了王五镇的木薯产业发展,也为我市寻找新的发展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推进科技兴农新格局
自2011年以来,第二支部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科技救灾等科技服务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切入点,创新活动载体,创新联系群众机制,以增强内涵建设为根本目标,牢固树立服务热区、服务三农意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坚持以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宗旨,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科技救灾等科技服务工作。
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效益送到农民家”,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创建科技型党组织,为热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支部作为与王五镇山营村党支部结对代表单位,充分发挥本支部科技优势,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4)立足共同点,激发互联创新的内在动力
通过与山营村党员同志座谈交流,我们发现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村党建各有特色,共同之处体现在党建工作目标:为农村发展服务是永恒的主题,不变的宗旨。为此,我们双方积极沟通,互相了解各自党组织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努力寻找和放大共同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互联促党建、科技促发展”的活动主题。我单位委派木薯、橡胶、蔬菜、水稻、果树、畜牧、加工等专家送技术、送种子,与村民共同商讨,结合村情,制订“农民三年增收计划”:一是帮助发展本村具有优势的冬季瓜菜和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二是按照冬季瓜菜、养殖业等行业,分类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农闲季节,派专家实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高村民科学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四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增强村民的信心。双方有了共同目标、共同语言,互联关系才会更牢固、长久,帮扶活动才会取得实效。相互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查找存在问题,学习经验,是激发互联共建的内在动力,有利于推动科研院所与农村党建融合并进。
自“城乡互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儋州市委的领导下,王五镇及我所党委、第二党支部和山营村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方对这个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努力的结果都感到比较满意。在活动中,品资所第二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以科技带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农业科研工作特长,突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服务宗旨。一是围绕“三个点”深入开展工作,与互联单位通过座谈交流、开展科技培训、组织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养。二是突出帮扶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带动互联帮扶工作实效。立足科技兴农,把服务儋州、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与服务三农精神贯穿于互联工作始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科技工作效能,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农村有发展、农民得实惠”。并通过互联帮扶工作,达到我支部自身建设的完善与提高,实现“院所党员受教育,基层农民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科学发展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展现“双赢”的工作新格局。
品资所第二党支部获得儋州市“城乡互联,创先争优”的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三、科研工作方面
该党支部主要从事木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新品种选育、木薯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及木薯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2001年以来,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总经费达3000多万元,其中主持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1项,973项目1项,948项目2项,863项目1项,国家扶贫项目1项,木薯行业科技项目1项,国家引智项目1项,科研院所专项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子项目3项;农业部南亚热作专项经费项目6项;财政国库资金的非营利机构项目8项;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3项;海南省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结构补助资金1项;海南省百项技术项目1项。主持选育“华南5号木薯”、“华南6号木薯”等13个木薯新品种,鉴定成果2项。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8篇,出版专著5部,专利10项,标准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奖励15项。
(一)           长期在第一线艰苦条件下做科学探索和成果转化工作。
选育或参与选育的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已在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35个市县进行广泛推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南部地区也有小规模的试种示范。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和突出的贡献。
(二)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科技救灾等科技服务工作。
在海南、广西、广东、四川、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共科技咨询5000多次以上,在海南的白沙、定安、乐东、琼中、屯昌、广西的武鸣、蒙山、云南的勐海县等省市县,共进行木薯相关的科技培训班60次,参加人员达10000多人次,分发木薯培训手册20000多本,5000份科教光盘;另外在木薯试验地培训白沙县农民、热农大学生和附中学生4000多人。开展百日科技服务、科技救灾、调研活动产业调研等活动共16次,从而有效保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           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共5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和国际考察以及培训班。其中,参加在国外举办的6次国际木薯培训班,用英语为456名外国学员授课,并作了“木薯杂交育种技术”和“木薯新品种的推广技术”等发言;通过与国际组织(如CIAT和EMBRAPA等)建立联系,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和攻关,如“木薯遗传选育种”和“农民参与式研究(FPR)方法在木薯技术推广上的应用”等,提升我国木薯研究的科研水平,通过与各国的合作,把我国自主创新的木薯新品种推广到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新品种在各国普遍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幅为35.2%-67.8%,使我国木薯的育种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Baidu
map